English

展望……

1999-11-26 来源:光明日报 张末 我有话说

西方维多利亚时代的批评家马修·阿诺德曾经描述过灵魂的焦灼状态:“在两个世界之间彷徨,一个已经死了,另一个还未诞生。”现在我想说:克隆人尚未诞生,自然人已经接近死亡,而未来我们则可能在瘟疫中彷徨。

稍微了解历史的人恐怕都知道14世纪那场横扫欧洲、几乎毁灭了欧洲一半人口的可怕瘟疫———黑死病。我们甚至不应该忘记印度那次可怕的鼠疫,以及80年代后期英国因北海污染而爆发的“大死亡”事件……战争、饥荒、死亡和瘟疫,人类的这四大天敌仿佛一场巨大而持久的噩梦,始终和人类如影相随此起彼落。也许,人类自身文明的发展带来了科技和医学的进步,曾经有效地遏制了许多顽疾,解放后我国就曾经大举除四害,向血吸虫、疟原虫等宣战,像送瘟神一般将其从我国的领土上驱逐出境。

但是,随着后工业社会的到来,机械主义对自然生态的掠夺破坏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。“种瓜得瓜,种豆得豆”,人类对自身行为注定将付出沉重的代价,人类于是遭受了自然最残酷的报复,厄尔尼诺现象带来全球升温,大气中的臭氧层遭到破坏,赤潮频频发生,地震洪水一再泛滥,等等。而最为可怕的是,曾经一度控制住的疾病也开始出现了抗生素抗性,医院病房里已经发现具有超级抗性的超级病毒,艾滋病的幽灵则从非洲的一个小村庄里溜出来漫游世界,霍乱开始死灰复燃,再加上生物遗传工程的发展,生化武器开始在军备竞赛中展露头角,核工业造成大面积的污染,而恐怖组织和邪教组织也纷纷利用病毒、毒气到处兴风作浪……“生存,还是毁灭?”人类自身再次不无尴尬地遭遇了哈姆雷特式生存诘问。

皮特·布鲁克史密斯秉持现代科学精神撰写了《未来的灾难》一书,全面揭示瘟疫复活以及人类的生存之战。大量的事例、翔实的数据,以及理智的判断,展示出人类与自然之间一个可怕的命题:要么唇齿相依相得益彰;要么唇亡齿寒同归于尽!

就是这样。《未来的灾难》已绝不是杞人忧天,更不是痴人说梦,而是实实在在给我们上了严肃至极的最后一课:如何对自己未来的生命负责?!

因为,我们本来应当爱惜自己爱惜生命,并且应该日复一日活得更好更体面,而不是一直在肮脏危险的环境中体验着自杀式生存,苟且偷生苟延残喘。这就像书中说的那样,“如果人类的生活缩减成只是活着,我们将一无所有,我们也将两手空空”。

《未来的灾难》,〔美〕皮特·布鲁克史密斯著,马永波译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